藤县太平镇民间习俗---七夕“乞巧节”
作者:廖村毛 日期:2015-08-20 阅:5947
乞巧节  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不仅会织云锦,而且还能缝无边天衣。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间,遂发展出了一种“乞巧”习俗。七夕节也叫“乞巧节”。这一天,民间要进行乞巧活动,即向织女乞求智巧。七月七日织女与牛郎重逢相聚,心情格外舒畅,如果在此时向她乞求智能巧夺天工,她定会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人们,人们从此就可以除去笨拙,求得心灵手巧。乞巧习俗反映了劳动人民学习劳动技能的强烈愿望。

  汉代就有了乞巧风俗。南北朝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唐代有长安穿针乞巧的风俗。宋东京潘楼出现了民间乞巧市,专卖乞巧制品。“仙楼”:剪五彩纸为层楼;“仙桥”:剪纸为桥,上有牛郎、织妇及仙侍从;“花瓜”:在瓜上刻花纹;“种生”:以绿豆、小麦、小豆等在瓷器内用水泡浸,长出数寸长的绿芽,用红蓝彩条束起。在七夕乞巧活动中,妇女们不仅可以向织女乞求技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和心愿,向织女乞富、乞寿、乞子、乞爱情。在诸多的愿望中,每人只得乞求一样,且连乞二三年方显心诚。


每年农历七月初六,据说这天是心灵手巧的七姑仙女下河沐浴,人们一大早就去河边挑水回来,用来喝或冲凉,据说小孩子拿这些水洗澡后一年内不会生痱子,再喝一点这天的水,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就会实现,这水就是存放一年也不会变质云云,不管怎样都好,这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七月初六,初七就称之为“乞巧节”

一到今天晚上,太平镇就热闹非凡,其中上元街,正东街,石子洞的居民以及文武二帝庙的善男信女就会在固定地点摆放“乞巧节”的手工艺制品供人们去观赏以及去领悟,每一个手工艺品都有一个古代的神话故事,寄托了人们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愿望。






































网友评论(4)条

文明评论 禁止谩骂 人身攻击 不能主观臆想造谣 遵守国家法律

匿名评论 可以输入2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