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在官罗村里罗小组的交叉路口,沿着干净的建设中的产业路一路向前,我们可以看见一群小脑袋伸出护栏在张望。到了鸵鸟养殖场,几十只体型巨大的鸵鸟正在冬日暖阳里边沐浴阳光边悠然地吃着食物,样子很是招人喜爱。
老板邱传境原本在外地做生意,后来因为看到了养殖鸵鸟的商机,便筹集资金在官罗村的亲戚家里山林中开垦场地进行鸵鸟养殖,随着鸵鸟销售市场的逐渐扩大,传境同志决定全身心投稿到鸵鸟养殖上来。交流中,邱传境介绍:“养殖场引进的非洲品种的鸵鸟,环境适应能力、抗疫能力强,不易生病,对食物要求也不高,薯叶、杂草等都是饲料。”
▲驻村第一书记与队员与养殖场老板现场交流
交流中了解到,鸵鸟浑身都是宝,鸵鸟肉和蛋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很好销售,深受桂林及广东等地区人们的喜爱,价格可以卖到45至55元一斤;鸵鸟的羽毛由于有防静电的特殊优势,是做羽绒服优选。总之,鸵鸟不但可以加工肉食、蛋食,还可以作为观赏鸟类供游人参观,前景可观。邱传境告诉驻村工作队,他在抖音与微商上进行网络销售外,有意向在附近乡镇设立专场店,专场供应鸵鸟肉,形成自己的品牌,让鸵鸟的销售渠道更加地多元化。
作为官罗村特色养殖产业,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基地里现有存栏鸵鸟70多只。养殖场优先选择脱贫户来工作,按日结算工费,带动脱贫户劳务增收,并且会周期性向周边农户收购薯叶,弥补自己种植的不足。
驻村工作队在实地了解鸵鸟养殖场后,建议养殖场可以探索形成“规模养殖、饲料供给、绿色环保、销售市场、孵化幼鸟”等方面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条,适当引入外来资本参与运营,确保产业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发展鸵鸟产业要争取政府重视,争取将鸵鸟养殖纳入规模化、规范化管理,尝试引进鸵鸟孵化繁殖,从而争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得到支持。
官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郁、驻村第一书记李胜华认为:“官罗村自然生态环境好,有甘甜水源、山体平整,非常适宜发展禽类养殖业。通过后期的优化结构,可以尝试打造乡村鸵鸟观赏,稳步推进官罗村村经济健康发展,创新形式走以发展鸵鸟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致富的发展道路。”
END
▍图文:李胜华
▍编辑:李青霞
▍审核:余振源
▍出品:中共藤县和平镇委员会
藤县和平镇人民政府
来源:藤县和平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或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