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广高铁动车通车以来,动车班次不断增加,目前南广动车已经实现公交化,高铁客运经济、方便、快捷的客运方式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高铁也对梧州市公路客运带来了极大影响和挑战,今年1季度,各客运公司尤其是梧州市主要客运站场金晖汽车站与高铁平行的客运班线车辆客运量持续下降,部分车辆被迫停摆。发往区内外的班线大幅度减少,客运量大幅下降,客运班车出站实载率较低。
一、高铁对梧州市金晖汽车站道路客运造成持续影响
1-4月,梧州市完成公路客运量580万人,客运周转量55956万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4.29%和4.62%。随着高铁的开通,及高铁密度加大,梧州市公路客流量转移,往广州、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等方向的客运量持续下降,造成梧州市公路客运量总体下降。例如,梧州—南宁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2.1%;梧州—桂林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75.5%;梧州—柳州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22.25%;梧州—北海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0.1%。广东方向客运量减少较多,例如,梧州—广州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1.4%;梧州—深圳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6.1%;梧州—番禺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8.5%;梧州—中山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4.2%;梧州—东莞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42.1%;梧州—南海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9.9%。
梧州市金晖汽车站作为本市主要的客运站,其受高铁影响最为明显,冲击较大。
一是班线车辆和发班班次大幅减少。区内班线受南广高铁开通梧州至平南、贵港、南宁等主要城市的站点路线后,梧州至南宁班线从原来的20辆车减少到现在3辆车,全天发班班次只有3个班次。梧州至桂平班线只有5辆车,全天只有5个发班班次,梧州至贵港班线全线停班,梧州至平南班线减少6个班次,梧州至柳州班全线停班,梧州至北海班线由原来3车3个班次减为1车1个班次,藤县到南宁班线现仅有1车1个班次,藤县太平至南宁班线停运。广东方向班线中,梧州至广州班线直达快班从16车16个班次减为3车3个班次,梧州至番禺班线从4车4个班次减为2车2个班次,梧州至东莞方向班线从7车7个班次减为3车3个班次,梧州至深圳方向班线从直达快班从4车4班次减为1车1班次。梧州至百色、岑溪至百色班线停运,蒙山至番禺班线停运,藤县太平至番禺、广州班线停运,藤县至番禺班线停运。
二是客运量大幅下降。今年整体客运量仅为去年同期的60%,客运班车出站实载率很低。区内班线中,梧州—南宁班线出站实载率为27.9%,梧州—桂林班线出站实载率为41.7%,梧州—北海班线出站实载率为30.5%,梧州—桂平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26.4%、出站实载率为19.6%,梧州—平南班线出站实载率为23.21%,藤县—南宁班线出站实载率为21.6%,藤县—桂林班线客出站实载率为26.1%,藤县—柳州班线出站实载率为20.05%。广东方向班线中,梧州—广州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1.4%,梧州—深圳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6.1%,梧州—云浮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69.1%,梧州—佛山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60.55%,梧州—珠海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61.2%,梧州—小榄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64.8%,梧州—江门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54.6%,梧州—东莞太平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45.5%,梧州—番禺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8.5%,梧州—中山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4.2%,梧州—东莞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42.1%,梧州—南海班线客运量为去年同期39.9%。
三是客运企业收入大幅下降。高铁分流客源,客运站客源大幅下降,发班车辆及班次减少,客运量大幅下降,客运业务严重萎缩,导致劳动力过剩,人工成本高,导致企业创收、创利能力大幅下降,重大投资资金周转困难。
二、高铁对梧州金晖汽车站道路客运冲击原因分析
一是高铁客运价格低。同一目的地的线路,高铁客运价格优势较大。如客运班车梧州至南宁价格为120元,而梧州至南宁的高铁二等座票价为96元,客运班车梧州至广州价格为110元,而梧州至南宁的高铁二等座票价为76元,高铁比道路客运班车价格较低。
二是高铁客运更快捷。如客运班车梧州至南宁用时5小时,而高铁用时2个小时,客运班车梧州至广州用时4小时,而高铁用时2个小时。
三是高铁客运更安全舒适且不受气候的影响,准确性及时效性相对要高,在中长途客源种占据绝对优势。
四是梧州至广东、梧州至南宁高铁客运班次多,对以广东、南宁班线为主的梧州金晖汽车站造成较大冲击。
三、应对高铁对道路客运冲击对策
针对高铁对梧州市公路客运的冲击,梧州市交通、客运公司采取了措施,积极应对。梧州市交通运输局加强调研工作,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采取措施服务客运企业应对高铁带来的冲击:一是主动与客运企业对接,引导企业摆脱传统运输模式,向维修、物流等方向多元发展。二是根据梧州市客流出行特点,深入调研,新增8条省际道路客运班线(梧州—茂名、梧州—电白、梧州—高州、梧州—化州、梧州—信宜、藤县—茂名、岑溪水汶—深圳),新增4条市际道路客运班线(梧州—巴马、梧州—贺州公会、梧州—贺州水口、藤县太平—玉林),满足乘客多样需求,从而提升道路客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打击非法营运车,整治客运市场,联合开展城区交通秩序联合整治工作,为客运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同时,受高铁影响最大的梧州市金晖汽车站通过整合道路客运配套产业资源,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班线经营结构,积极应对高铁带来的冲击。该企业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效益。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整合道路客运配套产业资源,将原承包经营的汽车修理、汽车检测业务收回自营,增加小汽车维修业务,并成立集汽车修理维护、汽车检测及驾驶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维修基地。同时,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降低运输成本、堵塞漏洞、节支提效,提高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是整合道路客运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发挥道路客运机动性、灵活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扬长避短、进行资源整合。整合班线资源,实行班线集约化、公司化经营,对车多、发班密度大的班线,实施线路公司化经营,力求实现公路客运经营利润最大化,提高公路客运企业抗风险能力。
三是调整班线经营结构,以中短途班线为经营重点。根据目前情况,200公里内、行驶时间约2小时的高速路班线,受高铁的冲击较小。以这些班线为核心,打造精品班线。短途班线以农村班线为主,农村旅客存在点多面广、居住分散、乡镇站场少或无站场情况,其出行具有很明显的圩期、节日及暑期等特点,现短线客运班车大部分通达乡镇一级,很难覆盖村一级,且受通行条件、车辆投入、发班班次限制,不能根据农村群众居住、出行特点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由此给非法营运车经营和生存创造了空间。根据农村旅客的特点,为了使道路旅客运输成为农村旅客出行首选,向农村旅客提供安全、优质、便捷、舒适的交通运输工具,使道路运输企业在高铁冲击下能生存,在通行条件允许下,努力将短途客运班线覆盖至村一级。
四是建立和完善以高铁站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客运班线网络,实现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无缝衔接,方便公路、铁路旅客互相换乘,开通城区高铁客运专线,以满足不同层次旅客出行需要。